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這是跟小白聊完後用文字記載的內容


利用橡皮筋彈性與特徵作成的書籤,很清楚地指出上次最後讀到的段落位置,真的可以說這樣解題的手法演繹地相當精彩,單就觀者(我)對產品的舞台表現,其功能本身算是相當襯職(我對這設計的第一印象大好)。
但是如果讓這樣的戲劇走入生活,進入我真實的生活環境與場景:我本身是個通勤族,每天需要花將近一小時的時間在捷運上度過,所以在我的包包裡面一定會有一兩本書陪我打發往返的時間,每每目的地到了,如果這時手上的書不是那樣有趣,有些艱深,我就會順勢將書本闔上,然後下站;要是讀得部分正是精彩,往往我會一邊閱讀一邊緩慢地走著(下車、出捷運站、然後走往公司)。基本上不管是怎樣的情況,我總是隨手將書的側標拿在手上,我將側標當作眼神延伸的具體軌跡,瀏覽、與頁面文字進行具體接觸,瀏覽然後成為一種閱讀步調的節拍器。一旦闔上了書側標它就成為了一個句點;若是依依不捨地貪戀最後些許時間的閱讀,側標就會在旁準備,時間一到,動作一塞,又是一個句點。
這是我看書的第一、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經驗,再者,我總認為留著書籤也算是珍藏書的一部分,這樣才是完整地擁有一本書,而且,我還可以把它拿來當作書籤使用,還多了功能性啊!
上面寫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句重點:我把側標當作了書籤來用!換句話說,在我的實際經驗,在我的回想過去的記憶當中,我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從來沒有在這上面碰到過怎樣得不方便,沒有需要些什麼來幫我完成我要完成的工作,因為我總是相當直覺又直接地把側標當作書籤,從沒有人教過我,我也不自覺地就這樣行之多年,不過也從來不曾思考過這行為背後其實有這樣的意義和值得讓我思考的地方。
有點扯遠,回到一開始討論的重點就是:設計得很精彩,看得我忍不住讚嘆設計者的巧思和解題的精彩,但這產品卻跟我的實際生活產生不了確切的關聯性,因為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從沒有想到過我需要些什麼設計來試圖改善現有的情況,因為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原始的反應就是那樣本能地拿起側標當作書籤,所以也根本不認為會有需要這樣設計產生。
當然這是我的觀點,是我從我經驗中反映出來、用我的主觀描述的意見,卻也是我最近一直打轉的點:好設計能正中的問題的本質與核心,但是問題不見得真實地存在於生活,有時候問題是杜撰地,不曾發生過,或者更清楚地說是:我的生活的確會發生這樣的情形,存在但卻不足以構成問題的嚴重,所以相對地設計是解決了問題的核心價值,但是問題卻不是來至於生活第一線的真實反應(問題無法再現生活?生活中的這樣行為與情況從來不足以構成問題)。有時候做了很多的設計,我總會一個驚覺發現作過頭了,或者「根本沒作」跟「很努力地作(也作出很好的東西)」,兩者都不會產生太必然的關係。
我不知道怎樣可以作出一個真正的好設計,很直覺反應生活與真實存在問題的一個好解答,但是至少可以扮演一個好的描述者,用我的方式描述一種可能生活與可能生活面向、問題和情境,賦予詮釋,也許這是一種主觀的藝術價值吧!

1 則留言:

LICHIHFENG 提到...

你所謂的側標可是裝在書之外、販賣時打個小廣告的"書腰"?我家也是把它拿來當書籤用。
有了它們常常會讓我覺得製作精美的書籤是種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