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好讀

我一直覺得在台灣雜誌出版生態中,只要標榜設計/生活美學為導向的雜誌往往商業氣質過於強勢,其中最濃厚氣息的當然就是ICB(INTERNATIONAL CREATIVE BUSINESS)以及其姊妹書PPaper系列作。
站在一個作設計人的角度,我對於這樣雜誌總覺深度上缺了點什麼(尤其是專題訪談往往都是標題比內容更能打動人心),甚至覺得相關延伸閱讀得念頭總是被某些訊息給打斷,更多時後我更是「不小心地」會懷疑撰寫者的感動會不會有點濫情。

但是一反角度思考,作為一種生活風格與意識型態的宣導書,其角色著重為一種立法者(Legislator)-根據詹偉雄引用英國學者鮑曼(Zygmunt Bauman)來談述無印良品所用的理論(註1)說到-立法者,在於提出一個生活風格的主張,而且在提出美好生活的同時,跟其他的浮華商品交鋒,不管在哲學上還是市場上!
我們回頭來看美學雜誌這類型的書,尤其在台灣,作為一種崛起的新興消費意識型態,有別於以往的生活原型與認知,其角色扮演一種具教化與革命的角色,所以多半是需要用較高姿態來大刀闊斧地重塑讀者的價值觀,而這樣最容易方式就是不斷在雜誌中參雜商業符碼,讓顯而易見的置入性行銷-直接、爽快地告訴你就是要用這樣子的品牌,花這樣子的錢你就可以得到某些享受。 (這些東西直接參照朱平/許舜英/包益民所開清單上推薦的許多單品)

如果說有效率與否需要決定於所處狀態等種種因素考量下,上述的手法確切做到了該有的影響也為整個轉型的反擊開了一記好球!但是重點還是跟之前幾篇網誌所談事情一樣,成長與演化的速度是用等比級數向上攀升的。所以後續才是關鍵所在。

回到DesignShopping雜誌來看,Design Shopping-一開始從雜誌名字就直覺又是一本類似PPaper的宣導書,加上這期主題談的又是無印良品,啊哈,這真是一本好大的廣告型錄!不過封面打著詹偉雄與官政能對談實錄我還是買了,喔爺。一直到今天早上好好看了一遍,我反而對這本雜誌有出乎意料的好感度在,作為一本具商業價值跟意識型態宣導手冊,這本雜誌卻相當不具有任何姿態的態度在,也因此我認為相當客觀地將無印良品攤開來講了透徹,並具深度地剖析與提出許多值得思考的關鍵字在,比如說一開始提到:
我們並不需要最貴的產品,而是最符合自己生活型態的產品;許多人買東西並非預算不足而是不夠了解產品、不夠了解設計師的心意,不能夠掌握自己生活型態的細微變化,才會買了一大堆「只滿足了購物快感、對現實人生卻無所益助」的產品在他們深入對無印良品作描述時候提出以下宣言:
我們只有透過知性的觀察和廣泛的使用,才可能真正理解無印良品,有意思的是,理性研究之後很自然就讓人產生感性面的強烈吸引。隨後在詹偉雄與官政能訪談中,詹提出無印目前作為一詮釋者(Interpreter)的角度,不要去指引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相反對消費者可能出現的生活方式,提出新的詮釋,而將這些產品作升級使用或豐富使用的權力,交還給消費者。
當我讀到這除了讓我對自己論文某些點的地方找到更好的註釋外,我有更深感受在於認為這一本雜誌有別於以往我所認知總是不斷轟炸跟催眠消費者的書,他們的那一種態度也較為隱喻(註2),或者說姿態比較優雅。也因此對於兼具讀者與設計者的角度看來更柔軟更能發揮真正商業價值與設計深度傳達的效益。

我想在我告別ICB兩期,與早不知道幾十期的PPaper後,有了新歡了!



註1:註2都出至於DesignShopping 2008四月號-良品設計,可以在詹偉雄與官政能對談內容中找到相關論述,不過於出處我還沒去找,等些時候再作報告。
註3:我對朱平這個人實在是感到莫名的興趣,因為他實在讓我忍不住對他每一言一字都忍不註胡思亂想,這應該是比較含蓄的講法,但我不討厭他只是覺得他的文字相當具戲劇張力。
註4:誠品好讀不知道怎麼要暫別,今天趁拍賣買回幾期,像這種較冷調的雜誌應該很辛苦吧,此外附注一篇相關文章,多少有點相同的感受。
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ticle/5037615
音樂雜誌的血淚革命史-張鐵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