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statement

一、毛茸茸地視覺感

後現代的生活就是人生活類原型-善變、複雜、敏感與騷動不安,所以處理後現代手法等同於面對人地狀態所做出地反應(大意來至於妹島和世)。


人地生活過於龐雜,有一個具體大觀生活統稱一個完整概念,卻又可拆解成許多細部事件,仿如一樣現實世界的局部感受。(今天如果是這樣講,從簡到繁地思考或是微、巨觀察之間地散離感,記住從現代到後現代之間早已不復存在界線,反覆地辯證發現地是-相生共存。舉例談及現代中地後現代,極簡其實是流於想像地存在空間符號統稱)


今天面對一個物件,的層次存在著:
01思考著究竟提醒關係者是一個怎樣的完整大體、概念(簡約描述-山、觀者)

02面對地,其碎化細節、事件,流動性強於一切(非安定事件,編號之一二三..見山是山亦非山)

03接著所見地層面,回到非常非常近地距離。(見山是山)



註:關係者-與物件有關係之人,可以是消費者、使用者、旁觀者等等




二、存在地商業

到底關係者有多聰明又或者說我們可以聽到關係者說多少地話。

實際來說,你到底可以相信(聽見)關係者多少?

另一個方面需要思考的是:物件必然存在錯誤,其範圍到哪才算越線超過?


現階段資訊過於爆炸、衝斥真實與謊言的綜合果汁。沒人分地清是真或假,更沒人說地清是真是假。過於複雜地訊息也來至於關係者無法清楚認知自我存在意義與價值,根本摸不清事物地本質,所以他們選擇重新賦予物件地存在意義,所以曖昧地不確定性一切變得合理,更用新觀念來說誰都是讀者也是作者,這是web2.0新時代來臨。


以商業實際來說,給關係者過多到底好不好沒有明確答案,只是有時候我們因該想的是,到底關係者要多少就好,而這句話我認為就給了上訴問題初步地答案。




三、又回到第一項:

如果你存在著整體的觀念,一個清楚地全區觀點,那你自身地焦點在哪?

四、現代性與後現代



現代掌握主導性,某種程度上也掌握了世界與理想烏托邦,劃分著制度與限制尺度以維持運作。

相較於制度下理性、幾何地量體方格,後現代性回到互為主體性的開放結構,混合所以成了有機體(一杯營養地綜合果汁)。

沒有留言: